Li Zheng flyskywhy@gmail.com
如何做好人生最重要的事——选择
人生其实是由一系列选择构成的,因此如何作好选择特别是重大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碰到问题,解决问题,按照《矛盾论》,当同时有多个选择或问题时,要专注于解决当下的主要矛盾。
为了便于记忆,我将下面 4 种方法缩略为 4 个字“生本数亲”,参考自为免出行时丢失随身物品的口令“身手钥钱”(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
生——生命健康更重要
首先,因为只有身体健康,才有世间种种,所以那些危害生命的选项就可以被一票否决。而心理不健康也会危害身体健康,所以类似团队成员只有寥寥一、二个因而环境没有语言交流容易导致大脑海马体萎缩以及没有团队归属感的工作,也尽量不选择——这类工作应该随着技术的进步被机器人取代。
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交活动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人们缺乏正向社交时,大脑中与社交相关的神经回路,如前额叶皮层、海马体等区域会受到影响。
研究发现,孤独感高的人海马体体积缩小,海马体在记忆形成、情绪调节和应激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体积缩小会直接关联到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的发生,参见 长期不社交,你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
此外,缺乏社交刺激还会导致大脑中多巴胺等奖赏系统的活动减弱。使人对社交活动失去兴趣,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重情绪问题。
从人类“幸福激素”四大来源:1.多巴胺2.催产素3.内啡肽4.血清素一文也可以看到催产素来源于社交活动。
我们智人战胜直立人靠的是八卦也就是聊天的能力,但也因此八卦环境成了智人的诅咒,如果智人长期少与人交流,大脑会因为缺少相应刺激而萎缩,这是生物用进废退的基本原理决定的,个人有再大的意志力都无法抵抗。这也是为什么曾有报道称说起早年南海岛礁太小官兵太少导致每年换防时发现官兵精神不正常。军队里有种惩罚叫关禁闭其实真就是一种精神酷刑。
有些工作比如程序员本来就时刻对着电脑而缺乏与人面对面交流,因此如果某个软件开发环境人数太少比如少于 8 人或是每个人都是沉默寡言的,也就是每天没有闲聊来刺激大脑皮层的,这时候一定要认真考虑换个项目组或公司,否则就可能成为新闻报道中患上精神疾病的程序员了——程序员这份工作出现的几十年来,我这是首次提到程序员工作环境一定要比较热闹的文章——要从追求安静地创造代码转换为追求热闹的地创造代码。
有些工作团队看起来好像只有一个人,比如便利店等服务人员,但实际上由于经常会与服务对象交谈,问题倒也不是太大。
另外,工作虽然是必须的,但是任何工作也不能导致过劳,合理的工作是白天 8 小时热闹地创造价值,晚上回家安静地休息娱乐,这从文科角度来说叫做阴阳平衡,从理科角度来说就是晚上分泌多巴胺让人有动力投入第二天新的工作。
要警惕毒鸡汤,比如成功学书籍,或是象长期独处者的真实画像:人生的另一种清醒这种已被我实践证明是悖论的文章,这些都是资本家为了让底层成为一盘不容易团结的散沙从而容易压榨底层所鼓吹出来的洗脑思想。顶多,将独处当作繁忙一天甚至勾心斗角的工作后的心灵修复,但不能为了清净比如避免勾心斗角而选择或被(温水煮青蛙般)逼入没有人际交流的工作,这也可以看作是要尽量把每天都过成一张一弛之道才符合人性。
本——最遗憾的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
其次,如果有两个各有利弊的选项摆在你面前,而且你不得不选,因为有时侯“不选择”本身也是一种选择,此时非常难以抉择。我经历好几次这种选择后,总结出一个方法,那就是考虑这两个选项各自可能的失败情况,然后比较哪个失败的情况所导致的“我本可以”选择另一个选项的遗憾更大或者说更后悔。
数——数学算法帮助决策
再次,可以求助于数学算法,因为今后人工智能帮你决策其实也就是一些数学算法。我们可以简单地将两个选项的各种利弊一条条罗列出来,然后为每条“利”打 1 分(如果认为某条比较重要则可以打 2 分或更多),为每条“弊”打 -1 分(如果认为某条比较重要则可以打 -2 分或更多),最后通过简单加减法计算就可以分别得到两个选项的总分,我们就可以选择总分高的那个选项。
亲——父母和配偶的利益与你更一致
最后,如果亲人摆出各种道理想让你选择他希望你做的选择,而除了亲人以外——不论这个人是老师同学还是朋友、推销员——也摆出各种道理想让你选择他希望你做的选择,其实这两方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量才费尽唇舌想要说服你,此时你可以考虑到,亲人的利益与你更一致,因此在上面的所有方法也难以或及时作出选择时可以考虑本方法。
备注:
据说顶尖的人做选择用的是感觉而非理性,我觉得那应该是阅历丰富的人才能做到吧。